[tags:title]

印尼籍华侨美容师

出生于印尼,创建了"著名"的化妆品牌“郑明明”,国际专业美容师协会主席,世界十大知名美容女士、国际美容教母,1996年荣获美国“个人终生成就奖”,1999年获“世界杰出女企业家”称号,2000年获“国际美容贡献大奖”和“20世纪末影响中国美容美发首位人物”,创办的“蒙妮坦”美容学院开办了中国美容教育的先河。

2001年10月14日,香港,一个辉煌的盛典正在举行。不仅仅是为了庆祝中国申奥成功,同时也是亚太之星勋爵册封大典,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王室现任领袖亨利王子伉俪来到这里,以隆重的古罗马礼仪册封郑明明等人为亚太之星勋爵,作为其中的企业家和女性,郑明明得到这个奖是无比荣耀,也是理所应当的。这个奖是为了奖励她为美容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,和对美无私的传播。从300美元奋斗到今日的地位,郑明明依旧还是那么年轻,那么美丽,正如她旗下的化妆品一样,但是谁知道她背后的辛酸和艰辛……

美的事业

郑明明

很小的时候,郑明明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,对美的事物很敏感。当她在街上看到印尼传统服装——纱笼布上那精美的手绘图案时,她被艺术的无穷魔力深深吸引住了,更被那些给生活带来美丽的手工艺人的技艺所感动,从此便萌发了从事“美的事业”的念头。

郑明明读小学时,当外交官的父亲特地将香港作家依达的小说《蒙妮坦日记》推荐给她,这是依达的成名作品,描写一个叫“蒙妮坦”的女孩子经过了爱情、事业的挫折之后,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。做父亲的希望,自己的女儿也能成为一个这样的人。

日本学习

不久,父亲送郑明明去香港读中学。但中学还未毕业,郑明明心底已萌发日后梦想的初芽——她想去日本学美容美发,她想用自己的双手把别人打扮得更加美丽。或许,这种选择无可厚非,但在当时,却是惊世骇俗。按照父亲原先的想法,是想让女儿进入美国的高等学府,培养成“上等人”,将来做医生、律师,或者成为钢琴家、歌唱家。但郑明明却选择了理发这种“下三流”的职业,父亲为之勃然大怒,认为这样是丢自己的脸,但早已萌动的“叛逆之心”,驱使郑明明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深造的机会,横渡东瀛,在日本著名的山野爱子学校开始了美容美发启蒙学习。

勤工俭学

可是,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如何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艺运用到实践中,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美发技术。为此,郑明明在课余时间到一家美发厅打工。每天她一到店里,就把理发、烫发用具分门别类整齐地放在大托盘里,师傅刚说“红的夹子”,话音未落,她已手脚麻利地递了过去,连眼睛都不朝托盘看一眼,没过多久,师傅们都知道了郑明明的“大名”,大家都对她惊叹不已。

打工期间,郑明明一边细心观察每个师傅的技术、顾客喜欢的各种发型、店里的管理等,一边在心里设计和完善自己未来的美容美发店的蓝图。虽然边上学边打工的日子很紧张,但却很充实。

两年后,郑明明从日本山野爱子学校毕业。老师们非常满意这个优等生,尤其对她的执着和勤奋赞不绝口,她们断言:“明明今后肯定大有作为!”。

蒙妮坦

1964年,郑明明回到了香港,她先在一家美容美发店打工。日本学到的技艺在这里发挥了大作用,顾客们都满意郑明明做出来的发型,每次都点名让她来做,做出来的发型新颖独特,很合顾客口味,大量的回头客让老板喜笑颜开,对这个新来的工人十分满意。

随着自己手艺的成熟,郑明明在慢慢地为自己的梦想做好准备。1966年,郑明明和朋友在尖沙咀合伙成立了“蒙妮坦美发美容学院”,名字是郑明明取的,是为了纪念那本影响了她一生的书——《蒙妮坦日记》,纪念那个为了梦想而不怕挫折的女孩子。

创业初期

创业伊始,郑明明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严格的时间表:早上6点起床做准备工作,8:30开门,直到晚上7:30,每天工作11个小时。当时她的座右铭是:“抓紧时间,就等于有了更多的时间。”她从不去日夜笙歌的香港娱乐场所,每天晚上打烊之后,还有雷打不动的“功课”,把白天顾客的姓名、特征、发型等资料建成一个个小档案,随时翻阅,以便下一次与顾客沟通。

她一个人身兼数职,既做老板,也做工人,既是迎宾小姐,也是洗头工人。忙完了一天,还得自己做饭、洗衣,这段艰辛的日子,郑明明,日后回想起来,依然感慨不已。这条成功之路走得是多么艰难。

努力总是有回报的,崭新的经营理念,娴熟的理发技术,对顾客的热情体贴,赢来了更多的回头客!很快“蒙妮坦”就变得门庭若市,生意十分红火。

在塑造“蒙妮坦”形象方面,郑明明是不惜工本的。因为她相信,一个美好舒适的环境,可以显示“蒙妮坦人”与众不同的素质和教养。开店时,郑明明为了营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环境,花了8万多元港币装修——这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。第二年,最初的合伙人回印尼定居,郑明明咬咬牙,决定以逐月还账的方式将全部股份都买下来。5年后,“蒙妮坦美发美容学院”成了她的独资企业。

美发学校

但郑明明并没有满足,她想起了父亲当初的话,她想让父亲看看,她可以做得更好。她不仅要开一家店,还要把美容教育引入香港,让香港从美容的荒漠变成绿地,而不是跟着外国的潮流而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

Most Read

活动推荐